魏沙彬 (1935–2023)
讣告
1我们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向魏沙彬告别,她于2023年10月28日在德国波恩去世,享年八十七岁。
2魏沙彬博士 (Dr. Sabine Werner) 是一位德国汉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及熟识汉语考古专业文献的行家。她在德国考古研究院(简称DAI)于1979年设立在波恩的普通和比较考古委员会(简称KAVA),现今名为欧洲之外文化考古委员会(简称KAAK),作为从事中国考古研究的负责成员,辛勤地工作了二十余年。在这里,她身负 “外交使命” 并作为一名德国的中国考古研究领域的开拓者,自始致力于支持和倡导德、中两国考古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和广泛交流。与此同时,她还热情支持和鼓励年轻学者步入相关研究领域。
3魏沙彬博士于1935年7月22日出生在德国施特庭市(Stettin, 今为什切青 Szczecin )。文科高中毕业后,魏沙彬开始在哥廷根大学攻读法律。那里众多的国际交往和学校为学生们提供的多种学习科目让她对汉学发生了极大兴趣。后转入柏林自由大学师从阿尔佛勒德·霍夫曼钻研汉学并师从库尔特·比特尔学习史前考古学。后者是位于今天土耳其赫梯王国古都哈图沙遗址的发掘者,时任德国考古研究院院长。魏沙彬后来又赴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在汉学家,东亚语言、文化教授贺尔波特·佛兰克的指导下完成题为 “据徐蒙莘《三朝北盟会编》第64至69章所述1126/27年冬对开封城的围攻” 的博士论文。
4在慕尼黑的国家史前博物馆开始了她的工作生涯后不久,魏沙彬就转到德国考古研究院。关于1979年她应聘到德国考古研究院设立在波恩的研究所的动机,她曾自己回忆说:“……我在柏林跟比特尔学习考古,觉得他在土耳其的工作特别令人震撼,除此之外,后来还在德国考古研究院德黑兰工作站的学者那里攻读考古,……简直变成了德国考古研究院的忠实追随者……而且能从事中国考古工作,这种可能性是在其他地方根本得不到的。”
5在开始创立KAVA的前几年,对于研究所内几位屈指可数(加上所长共五名成员)的每个研究人员来说,为达到实现世界考古的最终目的,首先要开辟和建立未来的研究领域。这其中也包括在所内筹备和兴建一个中央专业图书馆,主要收集欧洲之外各大洲的考古专业文献,这是当时由决策最高层,德国考古研究院院长埃德蒙·布赫纳下派到研究所的任务。他特别指出,这是完成任何其他工作的先决条件(Buchner 1981: 158)。KAAK图书馆今天在其相关各分部能如此系统和全面的收藏 中国 和东亚的考古专业出版物,属于魏沙彬对所里的突出贡献之一,她不仅承担了上述地区专业新书的购进,而且多年来一直负责同国际上其他研究单位出版文献的交流和互换。
6从一开始,魏沙彬就致力于不断加强和巩固德、中两国专业人员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关系。她的这种努力后来还延申扩展至与南韩和日本的相关人员和机构的学术往来。通过访问和接待来访等活动所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为后来几十余年来同 北京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其他中国考古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1980年,魏沙彬参加了筹划和组织德国科学代表团访华,其中包括德国考古研究院、美因茨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马克斯-冯-普朗克学会以及亚历山大-洪堡学会等学术单位的代表。时任KAVA所长的赫尔曼·穆勒-卡普也参加了该团的访华之旅。但是在接下来的 20 世纪 80 年代,KAVA致力于发展在当时看来很有前景的、与其他大陆的相关合作项目。1985年,魏沙彬负责接待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安志敏访问联邦德国。由于各种原因,魏沙彬本人直到1986年才首次访华。应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邀请,她在华期间参观访问了很多考古大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又于1988、1994、1995和1998年多次应中国社科院以及其他考古机构的邀请访华,进行学术交流。其间特别对汉代的长安古城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实地走访调查了汉阳陵和汉茂陵的考古成果。在成都,中国同行们热情地将她纳入了他们的工作单位,多次邀请她一起开展田野考古工作。1997年,她筹划安排了德国考古研究院院长赫尔穆特·克兹里莱斯教授的访华之行。她于2011年应成都市考古研究所邀请,赴三门峡市参加 仰韶 遗址发掘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她最后一次访华。
9魏沙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KAVA/KAAK建立起东亚考古的研究体系,并通过她对中国、 南韩 和 日本 等国的访问同当地的考古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将德国介绍到那些国度。经过她的推荐,一些优秀的中国考古学者被任命为德国考古研究院的通讯院士。她还多方致力于扶持和协助德、中两国的年轻学者,帮助他们得到奖学金,或以不同的方式对他们的学术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几十年来,她孜孜不倦地解答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考古学者的各种咨询并通过她的各种人际关系大力支持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及各国学者们之间的互访交流。德国考古研究院KAAK东南亚的考古同事在其实际工作中始终仰仗她的专业咨询和倡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退休后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她一直义务协助图书馆的工作,直到2020年她的体力逐渐削弱,无法再继续工作为止。
10但愿她对中国考古学的远见卓识能够得到继续,她善良、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参考文献
11魏沙彬著作目录:
Abstracts
内容提要
魏沙彬 (1935–2023)
我们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向魏沙彬告别,她于2023年10月28日在德国波恩去世,享年八十七岁。魏沙彬博士(Dr. Sabine Werner)是一位德国汉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及熟识汉语考古专业文献的行家。她在德国考古研究院(简称DAI)于1979年设立在波恩的普通和比较考古委员会(简称KAVA),现今名为欧洲之外文化考古委员会(简称KAAK),作为从事中国考古研究的负责成员,辛勤地工作了二十余年。在这里,她身负 “外交使命” 并作为一名德国的中国考古研究领域的开拓者,自始致力于支持和倡导德、中两国考古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和广泛交流。与此同时,她还热情支持和鼓励年轻学者步入相关研究领域。
关键词
魏沙彬, 讣告, 中国, 考古, KAAK

讣告
参考文献
Abstracts